热门文档
- 2023-01-11 09:18:44 (5篇)学习《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》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
- 2022-11-11 08:28:27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课宣讲稿材料汇编(19篇)
- 2022-11-11 08:28:27 银行学习党的二十大心得体会汇编(21篇)
- 2023-01-19 09:04:15 (5篇)2023年党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范文
- 2022-10-07 13:22:27 微信中文档无法下载解决方法
- 2023-04-17 07:48:04 党内主题教育金句集锦(139篇)
- 2022-12-31 09:46:12 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——问题查摆100例
- 2023-01-11 09:10:10 2022年民主生活会查找问题示例集锦(16大方面375条)
- 2023-01-31 00:19:41 (70篇)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“六个带头”材料汇编-文小库
- 2023-05-14 09:27:37 在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心得体会
- 2022-11-17 07:57:22 单位党支部二十大学习计划
- 2023-02-08 08:56:56 (29篇)党员领导在2023年度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“6个带头”对照检查材料汇编(全文107746字)

1、本文档共计 9 页,会员免费下载。
2、文稿来源网络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微信客服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3、如果微信端限制下载文档,请在微信环境外下载。如:手机或电脑浏览器,打开此网站下载即可。
2、文稿来源网络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微信客服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
3、如果微信端限制下载文档,请在微信环境外下载。如:手机或电脑浏览器,打开此网站下载即可。
乡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2023年上半年,XX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为指导,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,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、埋头苦干,实现了脱贫攻坚再巩固,城乡面貌再改善,综合实力再提升,社会事业再进步,工作态势良好。一、上半年工作总结(一)抓实脱贫巩固工程,有效衔接乡村振兴。一是动态防止返贫致贫。落实网格管理,全乡共划分104个网格,村民组长、农村党员、乡贤等担任网格员,常态化关注网格内农户家庭动态变化情况,及时向村两委反馈风险信息予以核实。强化预警处置,每月对县民政、医保等行业部门下发的预警信息深入核查,科学研判,针对困难群体,提前介入解决困难。2023年上半年,累计处置防止返贫致贫预警信息220条。2023年5月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共排查3861户13987人,排查发现问题17条涉及农户21户,已整改16条20户。本次排查共新增监测对象6户15人,消除风险2户7人。二是严格落实帮扶政策。通过摸底,全乡共有675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符合产业到户奖补条件,发放奖补资金28.35万元;脱贫户和监测户1993人实现务工就业,户均就业劳动力1.37人;春季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84人共计12.6万元;313户通过光伏发电持续受益,户年均增收3000元,7个村集体光伏电站年收益5至8万元;4878人签约了家庭医生;新增扶贫贷款91户446.5万元,支持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产业,持续增收。三是规范开展资产管理。全乡共登记扶贫和衔接资金资产297个,资金总额1.0946亿元。其中经营性资产99个,资金总额2681万元;公益性资产166个,资金总额7025万元;到户类资产32个,资金总额1240万元。各类资产均明确了相应的运营主体、管护主体和收益权人等。经营性资产收益用于支持农户就业增收、奖励扶助及村级公益事业等。(二)抓大农村经济实力,推进生态环境宜居。抓大农村经济实力,推进生态环境宜居。截止5月,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1万元,同比增长206.93%;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783.43万元,同比增长29.5%;现有2个限上商贸企业,3个限上商贸大个体,1个规上服务业,1个服务业省点。1-5月完成商贸营业额587.6万元,同比增长134.85%;完成服务业营业收入221.5万元,同比增长-17%。一季度红黑榜排名全县第15位。一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。2023年X乡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旅游产业项目4个,总投资200万元。截至目前,项目均已开工建设。组织开展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安徽省避暑休闲目的地申报工作。邱山村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称号,龙河村积极创建省级非遗文化精品主题村,生态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。二是项目建设有力推进。实施2023年第一批衔接资金项目18个,总投资648万元。截至目前,项目均已开工建设,已完工项目2个,已拨付资金324万元。联网路涉及7个项目总里程8.387公里,计划总投资587.1万元。三是环境整治如火如茶。以“整治两条主干道、树立七个示范点、辐射全部自然村”为目标,对“六乱”现象进行根治。常态长效